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地方文化 > 正文
最 新 热 门
 冯立彬县城设店推介岳...
 岳西县茶园遭遇罕见“...
 首届“岳西翠兰”茶文...
 冯立彬制作手工茶声名远扬
 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
 市农委主任戴德民到礼...
岳西高腔专业剧团,国家“非遗”将走出深山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东方茶网 更新时间:2010-04-13 14:01:37
                                                                       

      上图:2007年“跨越路上新岳西”文艺演出中五河民间高腔班“围鼓坐唱”《进宝》剧照。

在安徽,说到安庆黄梅戏,可谓是家喻户晓,而岳西高腔则很少有人听说。作为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岳西高腔,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被戏曲专家称为戏曲史上的“活化石”。但在岳西,如今能唱岳西高腔的民间艺人、专业演员仅几十人,记者从岳西县获悉,今年该县正在筹备岳西高腔专业剧团,保护、传承这一濒危剧种。

  戏曲“活化石”列入国家非遗

岳西地处大别山区腹地,岳西高腔是明万历年间风靡全国的古青阳腔遗脉,青阳腔当时与昆腔齐名,人称“时调青昆”。在民间,关于岳西高腔,有这样一些说法:岳西地处大别山腹地,交通极为不便,古时当地居民进出山只有经水路,撑着木排,唱着高腔,类似船歌。

清末以来,岳西高腔几度兴衰,处于濒危境地。新中国成立后,岳西县政府曾组建专业高腔剧团,对岳西高腔进行传承和研究。但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史料损毁严重、民间班社活动萎缩等原因,岳西高腔后继乏人,再次面临绝灭的危险。

岁月无法掩盖岳西高腔这一古稀有剧种的独特魅力。2006年5月,岳西高腔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经过当地相关部门统计,岳西高腔现在保留着200多出剧目和100多出唱腔录音。

  300年古老艺术传人“断层”

何庆云是岳西县黄梅红剧团的一名骨干演员,申报“非遗”的岳西高腔代表曲目《龙女小度》就是由她演唱的,然而何庆云说,她目前还只是摩唱,岳西高腔在传承上遇到“断层”尴尬状况。

作为目前岳西县能演出岳西高腔的两名专业演员之一,何庆云告诉记者,由于20世纪60年代以前岳西高腔的传承“断层”,民间能演唱高腔的艺人也不多,目前民间社班数非常少,能演唱的仅20多人。

  专业剧团拯救岳西高腔

值得庆幸的是,岳西高腔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随着宣传保护力度的加大,民间又开始恢复部分高腔演出,深受群众喜爱。目前,岳西县已经成立了岳西高腔艺术中心,并且选派年轻、有戏曲功底的黄梅戏演员跟着高腔老艺人和高腔专业研究人员学演、学唱高腔。

据悉,岳西县相关部门今年已经在筹备建立岳西高腔专业剧团,在传承的同时发展岳西高腔。在原生态的唱腔中融入现代元素,加入弦乐伴奏,改变岳西高腔清唱给人单调的感觉,让这个古老的戏曲重新焕发生命光彩。(记者郑慧)
 
 
稿件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商报 

  • 上一篇文章:一曲高腔戏百年茶叶香

  • 下一篇文章:岳西高腔延续古老剧种的一线血脉
  •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安徽礼宾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556-2178393 13865143351 技术支持:岳西创联网络公司 备案号:皖ICP备10009842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