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地方文化 > 正文
最 新 热 门
 冯立彬县城设店推介岳...
 岳西县茶园遭遇罕见“...
 首届“岳西翠兰”茶文...
 冯立彬制作手工茶声名远扬
 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
 市农委主任戴德民到礼...
岳西高腔延续古老剧种的一线血脉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东方茶网 更新时间:2017-08-31 16:08:15

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岳西高腔,是明万历时风靡全国的古青阳腔遗脉,青阳腔当时与昆腔齐名,人称“时调青昆”。如今它的余脉在大别山腹地流传。

 

            古剧种遗脉在大别山腹地延续

古树。残阳。一群鬓发花白的老人在深情歌唱,苍凉古朴的歌声,延续着一个古老剧种的最后一线血脉。

   安徽省岳西县五河镇五河初中校园内,古树苍遒,残阳如梦。近百名师生围成一个不规则的半圆,聆耳凝眸。场中树阴下7个老人坐成两排,其中几位双鬓已白。前排居中坐的一位老人,架腿挺腰,双目半闭,神情悠然。他旁边的一位老人一手拿着手抄本,一手执扇,不时回首与后排众人细语。另5位老人各自手持鼓、锣、钹、板等打击乐器。居中老人唱几句,大家随音和唱,并同时击鼓鸣锣,于歌声古朴喧闹中透出一份苍凉凄婉。

    这群年近古稀的老人们演唱的就是在舞台上绝响近30年,被人们称为戏曲史上“活化石”的岳西高腔。日前,记者在安徽省岳西县五河镇采访,有幸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

   岳西高腔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岳西被发现,1957年由文化部定名。它是曾于明代中叶风靡全国的青阳腔遗脉。《中国戏曲史话》写道:“到了万历年间,大城市中,青阳腔最为盛行。当时人们把它与昆山腔并称,呼之为‘时调青昆’……”青阳腔与徽剧、湖北花鼓、黄梅戏都有着血缘关系,它的形成是明代安徽艺人为中国戏曲做出的巨大贡献。青阳腔于明末清初开始走向衰落。如今,其发祥之地——池州、青阳一带已湮没无闻了。就像大潮退后低洼处会留下沼泽一样,青阳腔在大城市衰落,但早先流入乡村的青阳腔却部分保留下来,临近青阳、池洲一带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有幸得以传承这一古老剧种,历尽200多年风雨仍延续着青阳腔一线血脉。岳西高腔的承传,有着重要的戏曲史学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岳西县曾花大力气挖掘,拯救因绵延战火而辍演20多年的岳西高腔,并成立了岳西高腔剧团,以幸存的老高腔艺人为师,传承新人。1960年高腔剧团解散,大规模的舞台化装表演岳西高腔逐渐停歇。20世纪70年代中期,岳西高腔在民间也几近绝响。

              一出升平歌大有,万家欢乐唱高腔

1880年,一位倪姓高腔艺人,漂泊至此,秀口一吐,技压群芳,课徒三年,在岳西开辟了一个“万家欢乐唱高腔”的新时代。

    五河镇至今流传着一副戏联:“一出升平歌大有,万家欢乐唱高腔。”读着这副对联,透过百年时空,我们可以想象,在青阳腔走向没落之际,它的支脉岳西高腔却在这2000多平方公里的莽莽深山区,走向了极度的繁荣,创下地方戏曲史上的奇迹。

    岳西高腔作为存者寥寥的古青阳腔遗脉,现存250多个剧目,艺人习惯将演出的剧目分为喜曲和“正戏”两大类。喜曲传入较早,为数不多,剧情简单,内容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与实用性,直接参与民俗活动,如灯会上唱《天官赐福》等。占据岳西高腔剧目主流的正戏,以明代传奇剧目为首。正戏全属大戏中的精彩单折(俗称“戏胆”),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内涵丰富。岳西高腔剧目的最大特征,便是大量运用“滚调”,即将传统曲牌结构破开,在曲词的曲前、曲中、曲尾、曲外,自由地增加不拘韵律,不拘句式、字数的唱词和说白,务求通俗易懂,使剧中人的感情得以尽情发挥,使之更适合演唱。滚调的大量运用,带有明显的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变化的印痕。另外,高腔剧目的文词十分典雅。

    从音乐方面看,岳西高腔具有声调高锐、人声帮和、不被管弦、以锣鼓伴奏的特点,表演起来一唱众和,既古朴喧闹,又委婉抒情。

    岳西高腔有着独特的演出形式和演出习俗。演出形式有二:其一是“围鼓”,属清唱,由五、七艺人围鼓而坐,各执一件打击乐器,按剧本分唱剧中角色,以鼓板师领头,一唱众和。另一类演出形式也即岳西高腔表演中居主导地位的化装登台演出。艺人分为正生、正旦、小生、小旦、净、丑、末、夫、外、杂10行角色,扮演剧中人物,基本沿用青阳腔的行当角色体制。

    旧时岳西高腔被奉为正宗,可参与宗族、喜庆、娱乐、宗教性的演出不演“赌戏”,不参与丧葬,特定的场合必须唱特定的“专题剧目”。如寿戏要唱《庆寿》、《讨寿》、《上朝》等。贺新屋要唱《观门楼》、《修造》、《贺屋》等。部分演出还有一定的仪式和程序,形成固定的“戏俗”。比如“闹绣”用于“闹新房”。艺人不事化装,敲锣打鼓至东家,先在大门外唱《观门楼》进大门,过中厅唱《过府》,至堂轩落座唱《坐场》,用过茶烟稍事休息后再进新房;按例新房紧闭,艺人停步唱喜庆小曲,所唱有当地民歌,艺人即兴编就的吉祥词,此时的演唱往往妙趣横生,异彩纷呈;待“唱”开房门,才将演唱推入高潮:先用喜曲《闹绣》当头,继之以《贺婚》、《撒帐》唱时以花生、花米撒向喜帐及四方,接着再唱《成婚》、《团圆》、《许愿》、《挂幡》、《赴考》、《教子》、《救主》等一系列单折戏,必以《点元》收尾,少则十几出,多则几十出,常通宵达旦,尽兴方休。值得引起戏曲研究者注意的是这种演唱与民风民俗融为一体的戏俗以往被忽略,其实它正是岳西高腔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

抢救延续“活化石”刻不容缓

在解放战争后期,著名戏曲研究专家王兆乾以战地记者身份来到岳西,接触了一批民间高腔艺人,并搜集了部分流传在他们手中的明代青阳腔手抄本。1952年,岳西老人王会明在参加安庆地区老艺人座谈时唱了一曲“槐荫开口把话提”,王兆乾替他记下了词曲,以后这段唱腔被原封不动地应用到电影《天仙配》中。当时王兆乾在所记词曲下注了“岳西高腔”4个小字。据悉,这是“岳西高腔”4个字最早出现在书面语中。

    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王兆乾、班友书、陆小秋等老一辈戏曲研究者及岳西文化干部陈亨衢等对岳西高腔进行了一系列考证、研究、搜集工作,确定了它是古青阳腔的后裔,抢救、搜集、校订了大量的曲目资料,为岳西高腔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惜这些珍贵的戏曲史料在“文革”时遭到很大程度的毁坏。

真正系统研究岳西高腔是岳西县文化局的汪同元先生。汪同元先生近20年来较系统地研究岳西高腔,搜集、编纂、撰写的高腔资料、论文达50多万字。通过他和前人的努力,初步理清了岳西高腔的来龙去脉,澄清了岳西高腔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汪同元认为,作为一种正在走向没落的艺术形式,想恢复它历史上繁荣时期状态几乎已不可能,但抢救保护延续这一古老艺术刻不容缓!

汪同元说:岳西高腔濒临失传,主要危机是后继乏人。但现在如果立即行动起来,抢救和保护岳西高腔还不算为时过晚。因为高腔在岳西流行了近300年,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建国以后,所做的一系列高腔演出和保护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当年演出高腔的演员和群众还有一部分健在,只要条件和气候许可,传承新人问题不大。虽然舞台辍演30余年,但对高腔的研究基本没有停止过,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现在,仍保留着200多出高腔剧目和100多出高腔的唱腔录音。《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等书中保留着大量关于岳西高腔的艺术音乐资料。汪同元认为,当前,抢救和保护工作可从几个方面入手:由专业剧团组织演员,精选部分传统剧目排练,进行艺术传承与创新;在有高腔演出传统的乡镇,发动群众,恢复业余班社,进行小型演出,并组织有志青年学习、收集、整理、编纂岳西高腔艺术资料和研究成果;和旅游开发结合,开发高腔艺术资源,探索新形势下高腔走市场化经营的新路子……

岳西县委

  • 上一篇文章:岳西高腔专业剧团,国家“非遗”将走出深山

  • 下一篇文章:最后一页
  •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安徽礼宾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556-2178393 13865143351 技术支持:岳西创联网络公司 备案号:皖ICP备10009842号 管理登录